| 课程类别: 城市运营 |
| | 上课地点: | | | | 课程人气:
62次 | | | | |
【课程讲师】
桑老师:资本与产业运营专家
16年资本与产业运营实战经验
中山大学MBA特聘教授、浙江大学EDP中心客座教授
英国IRCA(最大的国际化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机构)主任评审员
张家港市委党校客座教授、深企投产业研究院高级顾问
粤港澳大湾区数字产业峰会分享嘉宾
全球反向并购高峰论坛分享嘉宾
深圳新材料行业协会高质量发展大会分享嘉宾
著有著作:《谈判赢天下》(再版2次,销售超30000册)
曾任:中交物资 | 董事
曾任:亿方集团 | 执行总裁
曾任:高晟华屹基金 | 执行董事
曾任:广东省微商协会 | 执行会长
曾任:全球上市公司联盟 | 产业升级委员会总裁
曾任:广东启迪产业研究院 | 副院长
曾任:资本界金控集团(HK.00204、US:ZBJ) | 独立董事
——专业有料——
2项企业家称号:曾辅导多家企业发展壮大,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热心公益,获评《水墨丹心爱心企业家》、《梅州扶贫大爱使者(广州市长颁发)》
400+场次授课:已服务青岛西海岸新区、苏州张家港市委党校、宣汉县委党校、江阴市委党校、镇江高新区、青岛城阳区、贵州省毕节市、深圳市规资局、深圳城建集团、中山市坦洲镇、赣州市安远县、巩义市商务局、涟源市投促局、中建科工集团、中国电信、中国铁塔、中石油、上海浦东北蔡商会、浦房集团、广东清远国投、华侨实业集团、广州水投集团、滨水城乡集团、粤海水务、江西省水投集团、佛山控股集团、兴国城控、安远城投、恩施城投、韩城市产投、洛阳市国资委、山东省国资委、北部湾投资集团、四川长虹置业、武汉城投、成都高投集团、合肥高创、包头交投、中马钦州产业园、阿拉善高新区、龙岗区投控、贵阳综合保税区、贵旅集团、成华科创投、深圳邮政、邮储银行、交通银行、金融街/华融基础、正崴集团、富士康集团、欧姆龙集团、上海临空经济园区、济南新城传媒、昆山高新区、江门高新区、佛山高新集团、东莞松山湖管委会、中国兵器集团、山东土地集团、中建城发投资公司、怡亚通供应链等单位,涉及70+行业,上千家单位。
城市运营服务管理创新实践
【课程背景】
“十五五”规划明确提出“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”,2025年两会进一步强调“提升市政公用设施服务效能”与“绿色低碳发展”。**城建集团作为城市综合运营商,承担着工程建设、供水、市政、绿化、环卫、物业等多领域服务职责,但在实际运营中面临以下挑战:
多业务协同不足:工程建设与市政管养衔接不畅,重复投入问题突出;
资源利用效率低:供水管网漏损率高、环卫车辆调度滞后、绿化养护成本居高不下;
服务响应滞后:市民投诉处理周期长,数字化工具应用不足导致管理盲区。
本课程结合政策导向与行业标杆案例,聚焦“规划-运营-服务-创新”四大维度,帮助学员构建系统化管理框架,通过数字化工具与流程优化实现降本增效,助力集团打造“全周期管理”标杆。
【课程收益】
1.政策精准落地:掌握“十五五”城市治理、市政设施、垃圾分类等政策要求,规避合规风险。
2.管理工具赋能:学习BIM、GIS、AI算法等技术在工程、供水、环卫等场景的应用方法。
3.案例迁移实践:借鉴杭州智慧水务、深圳环卫一体化、雄安新区绿化养护等标杆案例,优化本单位流程。
4.数字化能力提升:掌握智能调度系统、数据分析平台等工具实操,提升跨部门协同效率。
【课程对象】
城建集团中层及权属企业经理层
【课程方式】
实战讲授+案例分析+视频赏析+小组讨论
【课程大纲】
第一部分:政策导向与城市运营新要求
1.1“十五五”城市治理核心政策解读
1.1.1 市政设施升级方向
《城市市政公用设施“十四五”规划》要求:2025年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%以内(案例:杭州通过智能管网监测将漏损率从12%降至7%)。
1.1.2 绿色低碳发展要求
建筑垃圾资源化率目标、垃圾分类强制执行标准(案例:上海通过AI识别系统提升分类准确率至90%)。
1.2惠安城建集团管理痛点分析
1.2.1 工程建设与运维脱节
案例:某区因设计与管养标准不统一,道路修复成本增加30%。
1.2.2 资源浪费与效率瓶颈
环卫车辆空驶率高、绿化养护过度依赖人工(案例:深圳通过智能调度降低环卫成本20%)。
第二部分:工程建设与市政设施管理升级
2.1全生命周期管理(PLM)实践
2.1.1 BIM技术深度应用
设计阶段:碰撞检测减少施工返工(案例:雄安新区某项目通过BIM节省成本15%)。
运维阶段:GIS+BIM构建市政设施“一张图”(案例:苏州管网巡检效率提升50%)。
2.1.2 智慧工地管理
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施工进度、安全风险(案例:某桥梁项目通过AI识别隐患减少事故率40%)。
2.2市政设施智能化运维
2.2.1 智能监测系统
供水管网压力传感器+AI漏损预测(案例:北京某区通过算法提前发现80%漏点)。
路灯、井盖等设施物联网改造(案例:杭州“城市大脑”实现路灯故障15分钟响应)。
第三部分:环境卫生与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
3.1环卫服务提质增效
3.1.1 智能调度系统应用
基于AI的环卫车辆路径优化(案例:广州通过算法减少空驶里程25%)。
3.1.2 垃圾分类与资源化
AI识别+区块链溯源(案例:上海某小区通过智能垃圾桶提升分类效率30%)。
3.2绿化养护科学化
3.2.1 数字化养护方案
无人机巡查+土壤传感器(案例:深圳公园通过AI分析减少灌溉用水30%)。
3.2.2 生态效益提升
绿色屋顶、雨水花园设计标准(案例:雄安新区生态公园年减排CO₂ 2000吨)。
第四部分:物业与公共服务创新模式
4.1智慧物业平台构建
4.1.1 多功能集成系统
设备报修、缴费、投诉一体化(案例:万科物业通过APP实现问题2小时响应)。
4.1.2 社区增值服务
共享空间运营、便民服务(案例:某社区通过“物业+养老”模式提升满意度20%)。
4.2公共服务响应机制优化
4.2.1 市民诉求闭环管理
AI客服+工单系统(案例:成都12345热线通过智能分派缩短处理时间50%)。
4.2.2 应急管理能力提升
暴雨、疫情等场景的预案与资源调度(案例:郑州通过数字化平台快速调配防汛物资)。
第五部分:数字化转型与AI工具实战
5.1核心技术应用场景
5.1.1 GIS与大数据分析
市政设施健康度评估、人流热力图指导环卫部署(案例:南京通过热力图优化垃圾清运频次)。
5.1.2 AI算法赋能
预算成本预测、风险预警(案例:某集团通过AI模型降低绿化养护成本18%)。
5.2实战案例研讨
案例1:杭州智慧水务系统
问题:漏损率高、抢修响应慢。
解决方案:部署智能水表+AI漏损预测,漏损率降至6%,抢修时间缩短至2小时。
案例2:深圳环卫一体化平台
问题:多部门协同低效、成本高。
解决方案:整合车辆、人员、设备数据,实现跨区域调度,年节约成本超千万元。
第六部分:集团协同与行动规划
6.1跨业务协同机制设计
6.1.1 流程标准化
工程建设与市政管养交接清单、数据共享协议(案例:某集团通过标准化减少重复投入20%)。
6.1.2 资源统筹策略
设备共享、人员复用(案例:某区环卫与绿化部门共用无人机团队,节省人力成本30%)。
6.2本单位管理优化路径
6.2.1 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
分组设计本集团在供水、环卫、物业等领域的数字化升级方案。
6.2.2 政策工具包应用
提供《市政设施运维标准》《垃圾分类操作指南》等模板,支持落地实践。
|